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9月15号 10点 阅读 10983 评论2 点赞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子女轮流照顾老人
老人感觉居无定所
近日听来一个故事,蛮有意思,写下分享给朋友们。
话说上海嘉定城中有一位近百岁的老太,姓姜,老伴早年去世,她没有上过班,没有养老金,每个月有千把块遗属补贴;好在身体尚可,膝下有一子二女,平日里一直与儿子生活在一起。
今年春上,照顾老母日常饮食起居的儿子发觉这里疼那里痛,数番到医院又查不出什么病,整天疑神疑鬼的,怕自己身体垮了,最主要是年近七旬的他还要接送孙女上学。
于是,心疼男人的他老婆在两个大小姑子回娘家探望老母时发话了:你们商量商量吧,老娘到底哪能办?老娘又不是养了儿子一个。
儿媳妇的话难听,说得两个当女儿的面面相觑。大女儿说,早些年老娘帮你们带孙子,现在伊做不动了,就想扔包袱了?小女儿老实,说了一句:阿哥这几年确实辛苦,这样吧,把老娘接到我家住一段时间。总算平息了一场“战争”。
这家做儿女的还算孝顺,曾经看到一则新闻说,有家农村里的四兄弟轮流服侍老母,推来推去,轮到大月份,连31号也不想多弄一天……
姜老太脑子还算清爽,无奈住到小女儿家后,总觉得自己是一个客人,原本在自家有独立的房间,平日里侍弄花草,整理抽屉,眺望窗外,气定神闲。可到了女儿家,虽然女儿女婿待她不错,一日三餐精心伺候着,但老人总是手足无措,样样不习惯。住了一个多月,老太就吵着要回家;火气上来拍桌打凳说,儿子不要我了。等大女儿上门也唠唠叨叨,求她打电话给儿子媳妇接她回家,看着就很可怜。
大女儿态度不如妹妹平和,大声嚷嚷:你就在这里住到老了。说得老母泪水涟涟。其实大女儿也蛮孝顺的。
最揪心的是孝顺儿子。老母离家,他心里空落落的,原来腰酸腿疼、颈椎腰椎的毛病不见好,又多出一种焦虑症,日里昏昏沉沉夜里失眠。到精神卫生中心诊治,心理医生劝他讲实话。于是他和盘托出。医生说,我原以为“七十不留饭,八十不留宿”是民间说法,看来有一定道理。表面上看,老人家熟悉老的居所,听说迁居新地方会折寿。其实老人脑细胞萎缩,老糊涂想的没那么多;受影响倒是孝子的你,因为你与娘亲,除了上山下乡几年,从未分开过,因此总是生活在矛盾纠结之中,这样对你身心健康不利。
白发儿子说,医生,我明白其中道理,但侬晓得,上海男人在家是做不了主的。
医生说,看上去你夫人是为你好,让你减轻点对老母的负担,但是现在看来效果适得其反。你把你老婆叫来,我帮她分析一下利弊得失……
结果没几天,姜老太回家了,一反以往的愁容满面,春风又回到百岁老人脸上;儿子的身体与精神状态也渐渐好起来。体贴丈夫的儿媳妇说,早知道这样,应该早一点接老娘回来,或者根本不应该让老娘出这个门。
儿媳妇深明大义,做到两全其美。毕竟她知道和婆婆的时间短,和老公相伴的岁月还长着呢!不要因为“钳”牢两个姑子而“折”了老公的寿……虽然自家的压力大一点。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