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猴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想起老宅甜芦粟 挨家挨户种芦粟 童叟无欺吃芦粟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8月08号 16点 阅读 10055 评论1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的老宅在近郊,动迁已经二十余年,昔日的耕地被平阳绿家园小区覆盖无遗,农民无地可种,芦粟也随之告别至今,但老宅人对芦粟的赞美与向往,丝毫未减当年。最近,我偶遇一位勤劳的动迁农民,农耕秉性不改,不知在那里开荒种了好些的芦粟,拿来镇上卖售,4元钱一根,很多人看到久违的芦粟,来了兴致,纷纷买来尝鲜,我也没有还价,二话没说,买了八根,拿回家,与妻子一起,拍叶、斩节、撕皮,吃芦粟,果然芦汁多多,味道依旧。重尝芦粟的甜蜜,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老宅人、老母亲种芦粟、吃芦粟的情形,便回眸过往,提笔写下拙文,以馋爱吃芦粟的人们:

  芦粟,依外表和芦心可分为红、白、黄三种颜色,甜度也有些不同,红的最甜,其次是白的,黄的较清淡些。芦粟,分早、慢两种,早芦粟种得最多,在夏季吃,慢芦粟,少量种,长得矮而细,在秋季吃。我的老宅在近郊,动迁已经二十余年,昔日的耕地被平阳绿家园小区覆盖无遗,农民无地可种,芦粟也随之告别至今,但老宅人对芦粟的赞美与向往,丝毫未减当年。最近,我偶遇一位勤劳的动迁农民,农耕秉性不改,不知在那里开荒种了好些的芦粟,拿来镇上卖售,4元钱一根,很多人看到久违的芦粟,来了兴致,纷纷买来尝鲜,我也没有还价,二话没说,买了八根,拿回家,与妻子一起,拍叶、斩节、撕皮,吃芦粟,果然芦汁多多,味道依旧。重尝芦粟的甜蜜,不由得使我想起了老宅人、老母亲种芦粟、吃芦粟的情形,便回眸过往,提笔写下拙文,以馋爱吃芦粟的人们:

  芦粟,依外表和芦心可分为红、白、黄三种颜色,甜度也有些不同,红的最甜,其次是白的,黄的较清淡些。芦粟,分早、慢两种,早芦粟种得最多,在夏季吃,慢芦粟,少量种,长得矮而细,在秋季吃。

     芦粟不占整块耕地,只占一些边角角落不起眼的小地方,在“十边地”种得较多,也不影响周边主要作物生长。每当春暖时节,泥土解冻,瓜类、茄类、辣椒等逐渐下种育苗,我母亲也随即把芦粟种子落下,浇上一层清水,盖上塑料薄膜,半月左右秧苗破土长出。等长到十多公分高,就开始挑其中的大苗,种到自家的小菜地里,即种在自留地的边角旁。因为这里较暖和些,利于芦粟温和成长。

  芦粟叶子稀疏,不太遮光,高三四米,每隔一米左右种一棵,一条一条地套种,很有规则,基本不影响主要作物的通风透光。集中到七八月份,顶头的粟籽粒逐渐变黑饱满发亮,芦粟先后成熟,乡亲们开始攀来吃了。当年,我家的小菜地很小,家里吃芦粟的人又多,所以,更多的种到河尚浜头,自家土改分得的耕地里,这块地并不规整,但面积不小,还近靠河边,母亲就采取和棉花、毛豆夹种的办法,在毛豆边上插种芦粟,这样,可以叉开成熟期,先吃芦粟、后采毛豆,再捉棉花。同时,还可以超过小菜地种的芦粟数量,充分满足了我家众多人口吃芦粟的需要。

   芦粟在老宅贫困的生活条件下,是可以与黄金瓜、毛柴菁、西瓜相媲美的上等“瓜品”,人人喜欢,老少皆宜,它对栽种的技术要求并不高,只要种下去,入土就能成活,无需特别的管理,根系发达,不易倒伏,无需施肥,就能自然拔节、抽穗、成熟,因此,只要不偷赖,家家户户都能种植,人人都能享受得到。那年那月,一排排,一行行,连成块的芦粟带,株株昂首挺立,叶子随风摇曳,逢雨滴水直下,飘叶声,哗拉拉,滴水声,沙沙响,各方响声回荡一起,声声入耳,熬似动听。

  芦粟,在农村几乎常年碰不到水果的年代,可谓老宅人向往并喜欢吃的水果零食。芦粟又是挨家挨户乘风凉时的必备时令甜品。吃芦粟还是老宅人乘风凉时的特有场景,白天,人们在屋檐下、树荫中、弄堂口,上工收工路上,还有的在河边车水的车棚里。三五成群、边聊天,拉家常,边结花,边吃芦粟,用那芦粟固有的甜味,东家长,西家短,此一事,彼一事,以芦粟为媒介,畅谈着相互的感情与欢乐。

   到了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即告将别酷热的阳光,正在大田劳作的社员,听到生产队敲响的铁板响声,马上收拾农具,带上零星东西,收工回家,此时,大人到家洗涮、做晚饭,小孩们忙着去攀晚上全家人吃的芦粟。我专门负责攀芦粟,芦粟成熟,有先有后,到了田里,我瞧准那些挺拔、粗壮、黑穗的芦粟,借助芦粟自身的柔性,不用任何工具,只用双手抓住芦粟的上半部慢慢往下拉,将其拉成微拱状,一上一下往身后用力拽,用不了几下,有时用猛力“嗨”的一下,芦粟就能顺势倒下,迅速连根拔起或拔断,这个动作就称“攀芦粟”。当然,也有人用刀,直接从根部砍断,称“斩芦粟”。我每次攀四五根芦粟,用草绳捆好,扛在肩上,悠闲地步行到家。那时老宅的小伙伴都是这样给家人攀芦粟的。到家后拍下粟叶和穗子,一节一节斩好,剥掉外表软壳,摆进篮子里,或放大里,等全家晚饭后乘凉时享用。

 

  吃过夜饭,人们把桌椅板凳搬到场地上,尤其高兴聚集在宅基上撩荒的“三圆头”空地上,三五家、七八家排开,人手一把蒲扇,边乘风凉,边吃芦粟,谁家的甜,谁家的淡,对甜度做出评价,还会交换着吃芦粟。

  吃芦粟,虽说都是吃,但与吃馒头、面包、蛋糕的吃法不一样,不是整个吃下去,而是先撕掉表皮,汲取里面芦心的甜汁。具体是:一节芦粟拿在手里,既不削皮、也不剥皮,而是用牙齿先咬住其上端口,一小条一小条地往下撕皮,直到撕完,剩下的就是充满甜汁的芦肉棒了。接着就可以一口一段地咬下,在嘴里慢慢咀嚼,边嚼边汲,将一口口甜汁咽下肚里,美美地享受一翻,同时,吐出渣质。

  每当吃到临饱和时,口中会发出“欧——欧”的反胃声,说道,我吃芦粟吃得“GAI”,了,勿吃了。

   那些没有牙齿或牙齿不好的老年人,看到别人吃芦粟,有点馋,也想尝尝,他们只能用硬物代替牙齿,就拿硬物轻轻敲碎芦粟,再用双手挑整节芦粟,慢慢绞出芦汁,再昂起头,用嘴一口一口地去迎接滴下的汁水,滴一滴,吃一口,舔舔嘴,品品味,也能解决一时之馋。

   那些不会吃芦粟的孩子,除大人教会外,最粗鲁的做法:大人汲入汁水后,像鸟儿反哺雏鸟那样,对准孩子的嘴巴,将甜汁喂进孩子嘴里,让孩子被动吃芦粟。这种做法看起来很原始,但在乡下,身为人母者,都是这样做的,从未见有人说三道四。

   吃芦粟,有人喜欢从粗节吃到细节,顺着吃,先甜后谈,有人喜欢由细节吃到粗节,倒着吃,越吃越甜。小孩子会耍任性,喜欢吃粗节的。芦粟皮锐利,撕皮时,一不小心会划破手指,皮肤流血,只要在芦粟皮上刮点白霜敷上,很快止血。

   吃芦粟,有时也会碰到“钉子”因为它也会遭受虫害,芦粟汁水很甜,人喜欢甜味,奇怪的是,那些细小的虫子,在芦粟生长、成熟之际,也会“闻甜而至”,不请自来,它们钻入芦粟中间最佳处,窝在里面,不停地汲食着充盈的甜汁,直到主人吃芦粟时,才发现蛀点附近芦肉段,硬硬的,咬不动,没有汁、不能吃,只能整节整节地丢弃掉。

  芦粟叶、渣、根、秆等,可以集中起来干,备作柴火使用,做饭煮菜。 芦穗用来可以做扫帚。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8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8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朱勇平2023-08-08 22:26:21

    甜芦粟好吃,细腻的描述把我的胃口吊起来了。我也很喜欢吃芦粟,每年秋季总要买几根甘蔗芦粟回来解馋。

    举报

    赵猴 很荣幸,在老小孩平台相遇了,你在此平台上发表博文吗?本文是往年种、吃芦粟的情形归纳,很噜嗦,不知说法恰当否。其实,你是老通讯工作者,写精彩文章不成问题,期盼赏读!谢谢!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