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夕阳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叹为观止 刺绣达人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6月06号 11点 阅读 10375 评论0 点赞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文|张立人

 



 

 

上:再现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

  我想,会绣十字绣的大有人在,但能有耐心和毅力去绣制一幅长达六米多的《清明上河图》的人却不会多。而我的隔壁邻居,家住梅陇镇锦乐馨苑小区唐新琴,就是一位刺绣达人,她虽然已经70多岁,但靠着一针一线,每天从早到晚,耗时四年多,绣出巨作。 

  一进门,那幅十字绣立即让我叹为观止:大到波涛壮阔的河流,高耸庄严的城楼,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一一记录在案,将北宋汴京的繁荣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幅十字绣长卷很像用彩笔绘成,但凑近看,整个布面平整光洁,一针一线细致入微,她介绍,图中的人物多达800多人,而且神态各异。其间,还有桥梁,铺面、酒家、住宅、城门楼等各种建筑,以及轿子、车辆、客货船舶、树木花草、牲畜、家具、食品、衣饰等,真是惟妙惟肖。 

 

 

上:展开唐新琴长达6米多的(清明上河图)

  我用卷尺与磅称给量了一下:这幅作品长达6米20厘米、宽75厘米,重近七公斤。我帮她估算了一下,大约至少要用70万针脚才能绣成这幅如此辉煌磅礴的成品。谈到具体刺绣细节,唐阿姨说,她选了48种不同颜色的线,运用了多种针法。

  《清明上河图》是国宝级的名画,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唐新琴的手艺为何如此之好。原来,她从小就心灵手巧,纳鞋底、钩花、织布样样精通。她年轻时是浦东三林有名刺绣艺人。是大家公认的“秀女”。

  退休后,她迷恋上了十字绣。刚开始,只绣一些小篇幅的花鸟。后来,有一次,她在新华书店里看到《清明上河图》,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五年前她开始挑战自我,刚着手绣制这幅作品时,她完全“走火入魔”,没日没夜地绣,经常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一直绣到夜阑人静时。 

  她说,十字绣看似很容易,两针一交叉,一个绣格就算完成了,可做起来难度却很大。这是慢工细活,不仅耗费时间,还考验人的恒心和毅力。她用专门的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搭十字的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她需要运用多种颜色的线,不停调换才能完成其中的一小块场景。而且,由于作品内容丰富,绣制过程如果出错一针一格,很多工作前功尽弃。

  所有,一定要看好格,错了一个线,一个格,层次感就不一样了,整个画面都错了。她说,最难的就是人物的眼睛和身体,有七八种颜色,要一针一换线,藏线、收线最难,她用坏的剪刀、绣针不知多少。唐阿姨的老公告诉我,有时候妻子把手都顶破,戳出血来了,我看了挺心疼的。今天看到老婆能将巨作完成,我为她骄傲。

  她最大的收获就是悟出了人生真谛:修生养性,沉淀自己,只要坚持,总能获得成功。都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上:各种人物、建筑,惟妙惟肖

  谈到这幅作品,唐阿姨说:“现在想到十字绣,都有些害怕,太累了,以后都不想绣了。不过,我激动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这幅绣品巨作,有人问我是否愿意出售?我舍不得,因为它耗费了我太多的精力,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以后,它传给我的女儿吧。”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梅陇夕阳红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2人点赞

本文作者

梅陇夕阳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