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5月23号 11点 阅读 7506 评论6 点赞3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难忘这扇面上的题词
郭庆荣
读初二那时,我经常帮邻居家的“舅妈”记日记账。这位“舅妈”身材矮小,说一口纯正的“宁波官话”, 她 虽识字不多,但待人真诚、乐于助人,且干活利索,与大家相处很好。至于,街坊邻居中,无论大人或小孩,都称她“舅妈”,是因为她是这家女主人的远房“舅妈”!
在帮“舅妈”记日记账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会写的字,我是通过查字典,才写出了如“蕻菜”的“蕻”字及“黄鱼鲞”的“鲞”这样冷僻的名词。
帮“舅妈”记日记账有将近两年时间,后来因“舅妈”的女儿生小孩需要照顾,她才辞掉这份“工作”回老家去了。在她临行的那天,她让我母亲转交给我一把特意请人在扇面上题了词的折扇,说是留个纪念。
打开折扇一看,这是一把十分普通的竹骨折扇,但扇面上的字,是用笔力遒劲、字体饱满的魏碑体题写的:
“后生可畏”这章书,原是前人勉励后生,教他及时努力,不要弄到老大无成。先将“可畏”两字激发后生的志气;后将“不作为”三字警惕后生的将来!
看到这段话,我内心非常激动,心想这位“舅妈”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竟然想到请哪位高人写下这么一段颇有教育意义的话……
由于几经搬迁,所以这把扇子也早已不知去向,但扇面上的这段文字,却始终铭记在我心头,无论是当年求学期间,还是踏上了工作岗位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后生”的我,经过三年高中、六年大学(因‘文革’,在学校里多呆了一年余),还当过三年的工人、干过九年的设备设计工作,后来又“转身”成为货真价实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有二十四年的光阴是站在这高校的三尺讲台上。那时,我也常以“可畏”和“不作为”来提醒“后生”们。
与此同时, 我也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在人生的任何阶段、任何时刻,不管你是“后生”还是“先生”,都应该以“可畏”来激发志气;并以是否有“不作为”来检点自己的行为!
对我而言,这扇面上的题字,它几乎是影响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常常会想起这扇面上的题字!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