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年华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小岗村与沈浩精神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5月23号 04点 阅读 6604 评论3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清晨随想( 95)

小岗村与沈浩精神

杨学军

  退休以后,闲暇时间很多,乘着目前行走方便,到处走走,看看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一下美景、美食,感觉惬意、舒适。这次,应邀自驾出行,沿路风景,尽收眼底。别有一番体验,美不胜收、美轮美奂。虽然称不上深耕,但也拾遗补缺,接下来的行程,都是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也是了却心愿。

  小岗村隶属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位于凤阳县城东部25千米处,距宁洛高速(G36)凤阳出口15千米。是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中国十大名村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浩精神起源地。

  1978年,十八位农民以“托孤”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创造了“小岗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必将载入中国历史史册。小岗村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幸福村,中国乡村红色遗产名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旅游名村,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国内知名的特色小镇,全国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20211110日,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列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

  45年后的今天“大包干精神”同样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今日中国,进入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改革进入深水区,压力和阻力都不同程度地增加,改革的空间和时间约束也都进一步增强。此外,改革要承载更高、更多元的民意诉求,啃硬骨头、打攻坚战……这一切,都呼唤锐意改革、大胆改革、创新改革和持久改革。

  这些或许就是对“小岗精神”和改革峥嵘岁月的最好纪念。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亦应无愧今天,不负明天。

  沈浩同志(19645-200911月)曾任小岗村第一书记,先后为小岗村修建公路,为散居村民集中盖住宅楼,在职期间招商引资,帮助小岗村在产业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深受小岗村村民爱戴,先后两次任期时满被村民按下红手印挽留。最终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村民最后一次齐按红手印请愿将骨灰安葬于小岗村公墓,希望第一书记能同村民一道见证小岗村的发展。

  附:每日心语

  同一桩事,计较得少则少忧,计较得多则多忧;同一个问题,看到光明的一面则喜,看到灰暗的一面则忧。人生的苦乐,不在于碰到多少事情,而在于心里装着多少事情。

(作者系市老干部大学思政研习社秘书长、

   原市民族宗教委法规宣传处处长)

 网络编辑:盛华平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晓风残月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0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