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5月22号 04点 阅读 10369 评论11 点赞5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雨中的小平小道
(南昌自由行之一)
我在上个月去了安徽合肥三天的自由行。这个月我又去江西南昌三天自由行。因为身体原因,我不能再登山远行,所以打算到不太远的省会城市遊览。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了解那里的人文历史,让自己生活得更有意义。
每次外出自由行,我都会预先查阅手机、电脑,记下当地的热门旅游景点,然后预订往返的火车票和旅馆,再通过手机地图,在笔记本上写下每天要去的景点,所需乘坐公交车和地铁的详细线路。
这次,我在南昌第二天的晚上,在手机上又无意看到,在南昌市里居然有一个“小平小道”,感到非常突然。因为以前我知道“小平小道”是在江西省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现在怎么会出现在南昌呢?我就另时决定,明天一定要增加去探访“小平小道”的行程。
次日,我从南昌“八大山人”站,乘坐地铁到了“十字街”出站,找到了去“小平小道”,方向为“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146路公交车站。146路公交车通过横跨赣江的南昌大桥,又行驶了很长时间到了“小平小道”站。我下车回头走,不远处就是“小平小道陈列馆”。
啊,这里已经变成了南昌市的新建区。一路上有很多高楼大厦。在宽阔的道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令我感到很意外。
在雨中,我没有先去参观“小平小道陈列馆”,而是径直朝着老厂区走去,看到了小平同志当年劳动的车间和休息室的厂房。
在一间厂房的门前,有一块“邓小平劳动车间”的指示牌。这里原为机修车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小平同志在新建县劳动期间,就在该车间从事钳工工作。我知道小平同志青年时代在法国勤工俭学,就学得了一手钳工的好手艺。我请问在这车间里值班的女生,“小平小道”在哪里?她说,沿着门外的道路一直向前走,看到小平塑像后,就到了。
沿途的厂区内,还有利用旧厂房设置的“邓小平、陈云同志廉勤家风展”、“邓林摄影展”、重现的翻砂车间模拟人物生产场景等等的内容。
看完后,我继续往前走。最后,见到了高高耸立着的小平铜像。在雨中,他显得格外的坚定和刚毅。在铜像的左边就是“小平小道”了。
这是一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雨中的“小平小道”显得非常泥泞,我把裤脚管塞进袜子里,小心翼翼地一直向前走,却看不到尽头,只得转身返回。路过值班小屋。我驻足请问年轻的保安:“小平曾经居住的小楼还在吗,我怎么没有看到?”
保安说:“还在的,你有看到小道那边红色的墙了吗?”
我含含糊糊地说:“好像看到的啊。”
保安接着说:“这墙里就是以前的南昌步兵学校,现在是南昌陆军学院,小楼就在里面,离这里有一点五公里的路程。”
保安又说:“刚开始小平也是从你们乘车来的公路那边走的,后来为了安全,就在他住的军校,打开了一个通道,便于他到厂里来劳动。”
是的,在1969年10月到1973年2月,邓小平被下放在这里劳动。他住在解放军步兵学校的校长宿舍,就是现在的陆军学院的将军楼。
“小平小道”是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每天往返住所与工厂之间的必经的一条小路。原本从步兵学校到工厂三公里的大路,需要走四十分钟。路上人来车往,工厂里的干部和工人,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和方便,就在工厂西南面的土墙上,开了一个小门,沿着门外的荒坡和田埂,修出一条一点五公里的小路,通向步兵学校。使得小平同志上班时间减少了一半。这就是以后被人们亲切称为的“小平小道”。
卓琳同志曾经说:在新建的三年,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在这里,小平同志每天参加劳动,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当时社会基本状况。
通过三年的观察,他更加忧思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坚定。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卓琳同志又说:江西、南昌、新建,是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地方。拖拉机厂工人师傅们的深情厚谊至今仍然温暖着我们的心。“小平小道”上延伸出去党的,则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当我行走在雨中的“小平小道”,仿佛看到了远方,他那朦胧的身影。在我心中却是那么的明亮而又伟岸。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