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5月18号 19点 阅读 9432 评论2 点赞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旅游文学”课程不仅在课堂里讲授,也要到实地考察游学。5月16日下午,新桥镇社区学校的“旅游文学”课成为移动课堂,在新桥成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孙秀华,副校长沈颂的带领下,“旅游文学”班的师生们实地考察了泗泾古镇,受到了泗泾成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的热情接待。
在泗泾成校的会议室,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介绍了泗泾镇的浓厚文化历史底蕴,介绍了学校“为老服务”的教学成果;新桥成校校长孙秀华致辞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开展“庭院课堂”的教学特色;“旅游文学”班教师罗克平向泗泾成校赠送了《行走旅途——全球值得一游的N处》《千帆太湖》等个人著作。
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以东道主的身份,当起了专业导游,带领师生们参观了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居,以及泗泾的标志性建筑安方塔、古色古香的牌楼匾额、开江中路的民居、松江仅存的3座大型古石桥之一的福连桥等等,还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师生们大呼“过瘾”!
新桥成校校长孙秀华总结道:这次“旅游文学”课程将理论结合实践,有针对性地开阔了师生们的眼界,也加强了校际交流,值得肯定。
泗泾历史悠久,被称为“上海之根”。如果从北宋形成村落算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泗泾镇因外波泾、通波泾、洞泾、张泾四条泾水汇集于此,故取镇名为“泗泾”。
泗泾镇已被列为上海市郊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荣获“国家卫生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上海市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摄影:旅游文学班学员)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