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5月17号 20点 阅读 10039 评论0 点赞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要当好良好政治生态和社会风气的引领者、营造者、维护者。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要重视家风家训,带头以规立家,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追求,引领家庭道德建设,自觉净化自己及家属的“朋友圈”、“生活圈”、“社交圈”,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爱国守法、爱岗敬业、明礼诚信,就一定能以良好家风推动党风政风清正、社风民风淳朴,凝聚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把规矩意识“嵌入”家风家规。“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清”,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家风是其作风的重要表现,是事业发展的“根基”,家风建设不是个人小事,也不是家庭私事,而是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好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力戒封妻荫子的思想糟粕,摈弃撒手不管的放任心态,杜绝迁就袒护的溺爱之情,主动尽好教育引导和提醒监督之责,潜移默化地给家庭成员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好家规、带好家风、当好家长。把规矩意识融入家庭教育,使家庭真正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把传统美德“融入”家风家教。“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史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家庭美德教育资源,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崇尚廉洁、倡导廉洁、奉行廉洁的文化理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旋律中不可缺少的音符,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资源。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上好家风家规这堂“必修课”,利用好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要把传统美德融入到家庭教育中,从中汲取廉洁自律、清简朴素、艰苦奋斗的思想营养。
把家国情怀“注入”家风家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每个人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训的养成。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家国大义,坚持“小家”同国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命运相系。陶母教子、岳母刺字、姚母试子……千百年来,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成为家庭家风家训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可以说,家风家训的“家”,既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把家国情怀注入家风家训,家风才会更朴实、更博大,家风才会更高尚、更持久。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