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5月08号 10点 阅读 10392 评论0 点赞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文|朱岭
我敬羡一切化腐朽为神奇之人。修理汽车的妙手,修缮古玩的巧手,修补衣裤的里手,修裱残画的丹青高手,医治好疑难杂症的杏林圣手,还包括修复敝屣的好手——鞋匠。
上:鞋匠用双手的忙碌唱响了一阕劳动之歌 我走路颇费鞋,皮鞋常常需要修补。修鞋摊的设备往往简陋:一架补鞋缝纫机,一根铁鞋架,一个放满了鞋钉的旧铁罐,一张破旧的矮凳,供修鞋客人入座等候。修鞋人坐在矮凳上,系着又黑又脏的皮围裙,戴着深色的袖套,两只手既粗又黑,满是泥垢油污,一会儿制线,一会儿切皮,一会儿拿胶水,一会儿敲钉子,一会儿咔哒咔哒摇着他那补鞋的机器。 地面上码着一堆堆横七竖八需要修补的鞋,歪瓜裂枣的进来,完好无损的拿回。鞋是一个人的形象,你上面穿得再怎样“山青水绿”,但一双鞋又脏又破,就没了脸面。 修鞋匠大多为中老年人,脸上布满风霜的皱纹,那是岁月的雕刻家刻下的最动人的线条。鞋破得五花八门:有鞋底磨损了的,有鞋面划了口的,有鞋子脱线了的,有鞋沿裂了口的,有鞋帮脱胶的,有鞋跟掉了的,有姑娘来加高鞋跟的……我一次次看着鞋匠敏捷地缝,仔细地剪,认真地磨,细心地钉;纳鞋、绱鞋、修鞋,手势麻利,手法娴熟,像在拨弄一件艺术品。 修理汽车者、修复古玩者、修缮古籍者、修裱残画者、医治好疑难杂症者,都有价值不菲的报酬,可鞋匠呢?世界上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譬如修雨伞、修电器、修钟表等,却是百姓日常不可或缺的行业。虽说如今富裕了,然而,这种修修补补,老百姓永远有需求。鞋匠用双手的忙忙碌碌唱响了一阕劳动之歌。 一个被社会、被他人所需要的人,是幸福的。变废为宝之人,本身就是一“宝”。 |
信纸作者:梅陇夕阳红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