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惠麟笔名叶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什么是中医所说的实病和虚病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4月25号 05点 阅读 11411 评论1 点赞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什么是中医所说的实病和虚病

 

 

叶子

 

 

  中医口中常会讲到实病和虚病,这就是实证和虚证。实证指邪气入内、正气未衰,虚证则指正气已衰、邪气不足;实证多见于疾病初期,虚证常见于疾病后期。

   实证一般是人体的正气比较充盛,同时邪气也比较强,处于正邪相争较激烈时发生的病情。虚证一般指人的机体比较虚弱,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造成气血虚弱,此时虽外邪并不很强,但因自身体质较弱而生病的情况。如实证感冒往往伴有高热、怕冷、寒战等症状,正是正气充盛、邪气也较强的表现。而虚证感冒通常是患者本身体质较弱,此时轻微邪气入体,就会有隐隐的不适感,通常症状也较轻,如轻微流鼻涕、轻微发热等,没有实证感冒的剧烈反应。

   日常生活中,急性热病的高热、口渴、烦躁、谵语、腹满痛而拒按、便秘等症状多为实证,大便稀溏、腹胀、腹痛、恶心欲吐、头昏自汗、面色少华等表现则多为虚证。

   在学习中,我记下了实病与虚病的区别情况:一是实病是身体某部分受到损伤,或者病变引起的机能失常,实病带给病人的感受是身体状况通过神经的真实呈现。实病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类型比较多。二是虚病由外界邪秽之气(如阴寒潮湿、病毒细菌、花粉、传染性物质等)通过呼吸和休表感染影响到身体的某个部位,通过神经带给人疼痛或骚痒的感觉。三是虚病也可能转成实病。从而无论虚病还是实病,关键是查清楚原因,以免延误时间。实病是会延误病情,虚病却要拖延治疗时间而转成实病,如果实病虚病结合起来,处理就比较困难了。四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很多虚病都是掩藏在实病之中,病情要比其他病人严重并反复,久治不愈,这就属于实中有虚,病情虽不重但治疗起来好一阵坏一阵,这就属虚中有实。

   人体本身的不足常为虚病,如中医常说的阳虚,气虚,津液血液虚。而人体外部的邪秽气盛就是实病,如水多,痰多,淤血多,积食。西医说的病毒,细菌,反应在人体中的还是虚病和实病两类。

    一棵树可以长很多枝叶,人体病的表现也是很多的,然而还是离不主干两条。所有疾病的治疗对应也就是两种——补法和泻法。一般来廛,虚病要补,但不可乱补,阳虚补阳,阴虚补阴,气虚补气。乱补是要出问题的。实病要泻,就是排出对身体不利的东西。

    西医看病是一定要知道是什么病毒侵蚀了人体,然而实际上并不都是外界的病毒、细菌入侵的原因。人体自身运营中产生的垃圾而形成的病因,关键就是必须把这些垃圾排出去。但杀死它们不是最终解决方式,因为垃圾还在体内,积累多了就成了肿瘤等,排出的途径就是出汗、呕吐及大小便。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叶惠麟笔名叶子

退休的业余作者,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笔名叶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