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3月16号 08点 阅读 10618 评论6 点赞2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晒晒我的工资条
徐建国
2023、3、16
1978-2018,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的40年。这40年,正是我开始工作到行将退休的40年,这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40年!回首40年走过的路,作为一辈子站讲台的我,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看着桌上厚厚的一叠“工作数据本”,一个想法涌上心头:就从我的工资条说起吧!
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把工作中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以备查考。记录的本子大大小小很不规整,记录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小到上了一节公开课,大到经过7年自学考试获得大学本科文凭。这些本子,我名之曰“工作数据本”。工作数据本里,有我参加工作以来每个月的工资条!工资条上数字的变化,既形象地说明了教师地位的提升,更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1977年11月11日、12日,上海市进行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我作为插队知青参加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考试。记得当年语文卷的作文题有两个:一是“论知识越多越反动”;一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我选了第一题。其他科目的试题,我已经记不得了。考试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直到次年也就是1978年的初春,我才接到了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当时的我,最看重的是通知的最后一句话:凭本通知将户口迁往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
1978年3月,我拿着简单的行李,花了大半天时间,乘车前往当时位于上海市川沙县的浦东大道1600号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正式开启了我的学习之旅。那时,上师范是有人民助学金的,每月16.5元。也就是说,从1978年3月起,我就获得了固定的收入,每月16.5元。我郑重地在笔记本上记下这第一笔收入。凭着这16.5元,我就能独立生活,不再需要父母的资助了。那时,家里的日子真的很艰难。弟弟、妹妹正在初中、高中学习。我不向父母要钱,他们就可以吃得更好,买学习资料就可更宽裕些。
两年后,我师范毕业被分配至家乡的学校:兴塔小学。见习期间每月工资33元;半年定级后升为每月34.5元。那时,我把每月的工资全部交给母亲。后来弟弟考上了北京的大学,虽然那时的大学不收学费,但生活费必须由家长负担。于是,每月领了工资后,我不再交给母亲,而是再向母亲要10元,将这40余元给弟弟寄去。4年后,弟弟大学毕业分回上海。弟弟现在已是“中国商飞”的高层干部了,但说起这段经历仍激动不已。每次与弟媳来看我,总是大包小包。
1985年,上海开始实施班主任津贴制度。在工资之外,我也有了每月5元的班主任费。我向妈妈提出这5元给我作购书专用款,妈妈自然是满口答应。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增加,我的工资也水涨船高:67元,123元,240元,560元。有一次弟弟、弟媳来我们家看我,在上海航天局工作的弟媳说:“哥,以后,我们的工资就是四位数了!”我表示不相信。1999年,我的工资真的涨过了1000元。
这是一张我贴在工作数据本里的2001年3月工资条。工资条上有许多小项,在一系列的相加、扣款后,我那个月实际收到的工资是1397.90元。这是一张2010年3月的工资条。工资条同样分列了许多小项,除与10年前相同的小项外,又增加了两项,在一系列的相加、扣款后,我那个月的实际收入是3166.92元。10年,我的工资翻了一番有余。
2011年,上海实行了绩效奖励,教师的工资收入更是飞速增长。这是我2018年4月16日收到的,由学校人事室签发的社保基数统计条。统计条显示,2017年我的工资收入为平均每月17123元。
1978年,国家给我的助学金是每月16.5元;1980年,国家给我的工资是每月33元;2010年,国家给我的工资是每月1397.90元;2018年,国家给我的工资是每月17123元。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间,我的收入增长了1037.75倍。
凭着不断增长的收入,我和同样是教师的妻子,在枫泾买了150平米的电梯房,把儿子送去欧洲留学。儿子学成归国后,又给他在上海市区买了一套88平米的两居。
数字也许是枯燥的,但数字的含义也是丰富多彩的。改革开放40年,我,一个普通教师每月工资的变化,非常生动地说明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非常生动地说明了人民生活幸福感的获得,这种获得是实实在在的!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