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一良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换豆腐的记忆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2月23号 04点 阅读 10233 评论0 点赞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小时候,换豆腐,
虽已过去五六十年,
却仿佛就在眼前。



 


       中国人发明的豆腐,白嫩细腻,软中带韧,鲜活嫩香,营养丰富,堪称美食中的绿色极品,深得农民喜爱。在过去,农民用自家种的毛(大)豆换豆腐,没价目表,也不签合同,以货易货,约定俗成,简便又公平。一大碗(斤把)毛豆,可换上一长条嫩豆腐,约占一板豆腐的十分之一,付几分钱加工费即成交。


 

 


       农家孩子自幼就是家里的“小帮手”,类似换豆腐的非力气活,一概包揽。换豆腐并非是难事,可毕竟在穷乡僻壤,夜间行走,既没街坊道路,又无路灯照明,况且又是小孩。要是与邻居结伴同行,凑个热闹,倒也无妨;倘若无人相伴,形单影只,那是要勇气的。
       说到换豆腐,幼小的我常常忐忑不已:惧起早。虽说我家距大队豆腐坊,仅一里之遥,可那儿每天只做一两板豆腐,显然是僧多粥少,早起是必须的。众所周知,卯时是小孩睡眠好时光,酣睡正香。曾几何时,我因时间“脱班”而空手而归,徒劳不说,还遭家人数落,因而不敢懈怠,宁早不迟。一次,睡意朦胧中一觉醒来,我担心睡过头,匆匆起床,舀上一大碗毛豆,提着四角篮,步行刻把钟,即到达豆腐坊,石师傅关切地问:“哎,侬只小驹,老早来做啥?”我扫视墙上闹钟,呀,只四点多钟,支吾道:“家里没钟,不晓得辰光。”


 

 


       惧黑夜。向往光明,恐惧黑暗是孩子的本性。老家田野阡陌,河网交织,道路崎岖,坟墓遍地。我每次出门,要么风高月黑,要么悄无声息,我总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尤其是穿越俗称“鬼草棚”的小溪,不禁浮现起托儿所阿婆讲的,那些妖魔鬼怪之类的故事,更加心惊肉跳,魂不守舍,只能加快步伐,拼命赶路,冲进豆腐坊。石师傅见我一脸惊恐,安慰道:“吓啥,世上根本没鬼,全是自吓自、人吓人,人吓人吓煞人。”听他如此这般一说,我像喝了心灵鸡汤,受到莫大安慰,心情渐渐平复。
 

 

 


       惧寒冬。当年乡下食物馈乏,生活拮据,就是春节过年,油豆腐烧猪肉是必不可少的,有“烧上一钵头,吃过一年头”的说法。”记得那个小年夜,我衣着单薄且空腹出门,旷野上一阵阵凛冽的西北风迎面而来,吹得我青涩稚嫩的小脸蛋,疼如刀割,身体冷得直哆嗦,真可谓饥寒交迫……直到跨进灯火阑珊,热气腾腾,温暖如春的豆腐坊那一刻,才慢慢舒缓过来。
       见我冷得够呛,小仁师傅倒了一杯滚烫的开水,说是暧暧身子,对此善举,我一直感念至今,难以忘怀。归途,油籴的油豆腐香气逼人,我嘴馋难忍,偷偷吃着油豆腐,一路走一路嚼,至少五六只下肚,才肯罢休,家人却浑然不知。
       八十年代初,市场日趋活跃。“豆腐要伐?可买可换。”兜售豆腐的吆喝声在村庄里回荡,从此,豆腐作为商品送货上门成为常态。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小燕子我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27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27人点赞

本文作者

司一良

健康长乐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博主关闭了此篇讲述留言功能。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