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2月14号 19点 阅读 13412 评论1 点赞1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正月十五以后春雨绵绵下个不停,2月14日情人节这天总算是雨住转多云。三姐上个星期去了两次太仓南园,还介绍给我们,之前还真不知道太仓有这么个好去处。14日我们和小向,还有小妹夫妇,自驾车去南园玩玩。从上海高桥过去也就是50多公里路程,比去奉贤的海湾森林公园还要近20公里呢。
说南园之前,先要说一下太仓的由来。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故得名太仓,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南园建于明朝万历年,为当朝宰相王文肃(即王锡爵)建造,占地三十余亩。至今历史应有400多年了,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太仓民间亦称“太师府”。
后来王文肃之孙——大画家王时敏又加以拓建。乾隆时该园荒芜,嘉庆、道光年间重建,同治时又修,后渐破旧。抗战时毁损于日寇的炸弹,解放后一度被辟为苗圃。改革开放后曾几度险被做开发房地产用,由于遭到当地百姓的竭力反对保留了下来。1998年,太仓市政府按原照片、原图纸进行设计、规划,恢复了今天见到的南园,是造园与绘画融为一体的历史名园。现在的南园已是个3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门口停车场也不收费。
太仓城中心的南园不仅桥美、树美,建筑也很美。屋檐高高展起,舒展高挑的就是南园有名的鹤梅仙馆。也有人说这是老南园最为精致的建筑,算是一个花厅。现在的这个建筑为重建,其木料取自原北门街陈家老宅的铁梨木,铁梨是一种珍贵树种,历经数百年,依然完好无损。在鹤梅仙馆东侧的花坛里,栽植有四株百年老梅。初春,这里的梅花暗香袭人,是赏梅的好地方。
南园的梅花开了!有的顶着寒风怒放,有的迎春含苞待放,煞是喜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了一个冬天的寒冷,太仓第一批梅花开放,要说太仓最有腔调赏梅的地方,那肯定是南园了,这里可是明代万历年间首辅王锡爵赏梅种菊处。
穿过南园门楼,迎面的“素芬自远”照壁与几株红梅遥相呼应,最早开的这两棵梅花,位于鹤梅仙馆旁边,都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走到这里,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粉、白相间的花朵俏立在树梢,疏瘦清秀的枝条,在飒飒寒风里苍劲坚韧,微风拂过,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据史料记载,王锡爵喜梅,传说当年他手植的一株梅树不幸枯死,于是他把它扎成鹤形,以资纪念,馆名的由来也与此相关。
春节过了,园子里依然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红灯笼,为古朴南园带来了新春的喜庆。园内梅花虽不算多,但胜在南园古色古香的环境,更能衬托出梅花的风韵。雨后赏梅,更能品味“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意境。园内的水体修复生态工程已经完工,园内的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老城墙遗址、以及家风管、园林展示馆等二十几处景点,也值得去逛一逛品一品。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