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3年01月23号 10点 阅读 11267 评论1 点赞1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散文诗
连云港火车站
顾士丰
陇海线最东边,
有个《港口历史博物馆》,
它的前身是连云港火车站。
当年的连云港中山路86号,
海军司令部机关,
如今是连云港建港指挥部。
笔者记忆中,
连云港站与4019部队机关挨得近,
在工作上能相互关照支撑,
双方关糸甚密。
火车站与4019部队,
是最早确立军民共建的单位之一。
笔者在连云港工作20余年,
每当说起连云港站,
总是思绪万千心潮澎湃,
诸多往事涌现眼前。
1964年春节前夕的傍晚,
10位崇明岛新兵,
到连云港4019部队报到,
笔者就与连云港站结下了不懈之缘。
由于学雷锋活动的开展,
连云港站成了海军学雷锋活动场所,
部队常派遣小分队来此做好人好事,
为旅客端茶送水、清扫大厅卫生。
有时舰艇部队也派员来此学雷锋。
笔者到连云港的第二天,
就参加了在火车站的学雷锋话动。
参加活动的战友们,
真诚地为旅客排忧解难,
以雷锋为榜样,
像杨怀远那样扶老携幼,
深受旅客的欢迎。
由于笔者是首长的通信员原因,
与连云港站联系甚广。
经常为出差的领导到车站购置车票,
去车站接首次到连云港的同志,
浦锦荣、孙少柏、王志金三同志,
是笔者首次到火车站接的人。
第二次到车站接的同志,
是张寿华、杨锦铭两同志。
笔者改行电影放映员后,
由于提取、托运影片的关系,
与车站行李房的同志接触特多,
笔者清楚记得,
行李房嵇老师、汪老师
对笔者的工作非常关照,
经常是影片一到连云港,
他们马上就电话告知电影队。
当然,
部队在放映新片时,
也特邀他们来部队看电影。
有件事笔者终身难忘。
有一次,
笔者单位的新影片到连云港了,
由于某个原因没有及时去车站取。
火车站客运主任王青及小罗,
两人抬着影片直送海军电影队,
部队领导、电影队同志都感动不异,
称诵她们学雷锋做得好。
这件事虽已过去几十年,
但一直存放在笔者的脑海里。
有一年,
连云港站突发火情,
被海军信号台同志发现。
海军机关值班室获息后,
迅速组织人员前往灭火。
到达现场后,
部队同志有条不紊,
切电源找水源,
再找准着火点连续拨水,
经过几个小时的连续奋战,
大火被扑灭。
接着部队同志又帮忙清理现场。
海军干战灭火行动,
得到火车站员工的一致好评,
火车站党政领导到部队登门致谢!
参加灭火的同志,
衣服上都有火燎小黑洞,
身上留下伤痕,
直属队电台秦宏展同志负伤至残。
大家感到自己能参加灭火,
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感到自豪。
连云港站标志塔,
曾是4019部队信号班执勤点,
他们在这里监控进出港口的船只,
观察黄海海面可能发生的状况。
信号班长吕宗立、副班长邹振明,
是4019部队兰球队主力。
信号班袁尧生、刘建民,
是4019部队乒乓球队的主力。
在当时小有名气。
驻连海军常借用车站大门口广场,
组织开展队列动作操练和阅兵活动。
连云港站是驻连陆海空三军、
当地群众进出连云港的要冲。
不管是来连云港,
还是到外地去,
连云港站是必经之地。
是流动人员密集之处。
每当逢年过节,
部队干部及老同志在此
期盼亲人的来队。
也有人在此乘车,
回原籍探望老爹老妈。
此时的连云港站
总是车水马龙、人流如潮。
一年一度的老兵退伍、新兵入伍,
这里更是车辆扎堆、部队云集。
难舍难离的革命情谊,
在这里随时可见。
还有一件事忘说了,
驻连海军杨锦铭、缪忠林两位兵哥
被火车站美女员工选中,
成为了连云港站员工的乘龙快婿。
2023.1.12.
(作者系原海军某部队军官
中国宝武集团纪委干部)
编辑:盛华平
信纸作者:小叶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