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 听妈妈讲外婆家过年的故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3年01月19号 09点 阅读 11361 评论1 点赞1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听妈妈讲外婆家过年的故事

年终岁末,看到大家都赶到回家过年,我也回忆起在前些年回金山老家过年的热闹情景。其中妈妈给我们讲她小时候到外婆家过年的故事,至今还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

妈妈讲到,小时候她姐妹俩随母亲(即我的外婆)去外婆家过年,是最开心的是事。我的外婆姓董,叫阿香,后来嫁到了上虞县下管镇我外公徐家。外婆的娘家就在离镇七、八里路的凤桐树的小山村里,现与旁边的洙溪村合并成为了洙枫村,隶属下管镇。当年这里没有大路,只有沿山盘岭的羊肠小道。母亲的外婆家也就生活在这闭塞的大山深处,一排草屋就建在庙后的山坡上。这居住着母亲外婆全家二十多口人,我太外公家有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又都各有四、五个孩子,也显得特别拥挤和热闹。孩子多,伙伴多,母亲也格外喜欢去那里玩。同时妈妈也讲到这家里除了人多,家中的不少地方也是与众不同,如大水缸,大酒缸。淘米饭萝,菜篮也是比一般人家的大,就是烧饭的灶头,大铁锅也是难得看见——显示出了一个大家庭的特征。

妈妈多次讲到的她的外公、舅舅家最突出的就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外公与几个舅舅是诚实本份的乡下人,身强体壮,吃苦勤劳,又都是劳动的好手。每天,天蒙蒙亮,全家就开始起床了。妇女们在舅婆的带领下准备饭餐,淘米烧饭,洗菜炒菜,搬柴烧火,有序地忙碌开了。不仅是早餐,因男人们出去山上干活路比较远,来回也浪费时间,所以每天出门还得带上了中饭。饭后还得去房前屋后种植蔬菜,喂猪放羊,放牧鸡鸭等。男人们则开始准备上山劳动的工具。他们有个不成文的习惯,每天一定是满担出,满筐回,从没有空身回家的。出门时会挑上粪便肥料,带上适季的种子,一路进山,就开始一路播种,在山脚道旁种上毛豆,蚕豆,红豆,缸豆,芝麻、南瓜之类的作物、蔬菜,有的山地平整小块地后种上山芋,花生,可谓四处撒种。他们主要农活还是山里茶叶,毛竹,竹笋,板栗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这也是一家人的主要生活来源。到了茶叶采摘的季节,家中女人们也会轮班上山去采茶作业,连夜烘制,季节不等人啊!除了山里田间种植的作物收获外,每天挑回家更多的还有山上的毛竹、树柴、饲草。劳动一天回家后,晚上他们还要破竹劈篾,打各种竹器用具,编结箬壳(毛竹外壳叶)鞋、发袜等……他们还真是凭着双手劳动在原始地生存着。家中还养有猪羊,鸡鸭,院中场地上的一大片竹编席上凉晒着竹笋干,霉干菜,萝卜干、山芋干……,好一派农家院落的兴旺、祥和、丰盛景象。

过年了,传统佳节这里更是热闹一片。在这里吃得东西特别多,所以妈妈也很喜欢到山里的外婆家来过年。大人们提前忙着蒸米酿酒,杀猪宰鸡,淘米浸豆,磨粉合面,臼米打糕,卤水豆腐……,灶间里炉火熊熊,蒸,烧,炒,焖,雾气满堂。大盆大碗满盏着各种有荤有素,香气扑鼻,引人胃口的菜肴,毕竟要有二、三十个人吃饭的。因为外婆是董家的大女儿,她的二个女儿的到来,也特别受到舅舅们的宠爱,格外受款待,家中会拿出花生米,芝麻番薯胖(糕丝),栗子,香榧等不少好吃的山花(山里出的果实)来,何妨还有这么多年龄相仿的表弟表妹们,满山遍野地放羊,割草,拾柴,玩得真是开心。

妈妈还告诉我们,这个家庭这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母亲的外公。“他虽然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乡下人,但他是个很有计划,很有办法的、很有威望的一家之长,家中一切都是由他来决定和安排。外公识天知地,经验丰富。一年四季,带头领着三个儿子,上山下田,操作农活,亲作自为,耐劳忍怨。一年到头都会出现在山里田间,就是冬天下雪,不是去掘冬笋,就是去打猎,带些山间野味来改善伙食。对三个儿子(舅舅)小家庭他处置得公平合理,收获的花生、板栗,豆类都是每家一升箩,买衣料也是每人有份,小家庭中如有特殊需要支出的也能给与满足。所以儿子大了,成家了,也都没有分家。生活虽然过得辛劳,但也很滋润。兄弟间,妯娌间也还和睦。俗语讲树大分枝,人大分家。但这一家几代这么多人一起生活,吃一锅饭,很少怨言。这也是社会上很少见到的现象。

后来外公因病去世了,由大舅舅执掌家庭大权,但在家庭管理上显然没有外公那样的处置能力,出现了矛盾,也就各自分了家”。

我听过妈妈讲外婆娘家的故事,当时听过也没有详细回味和记录。为此我也特地向当年在上虞下管乡下生活过的表弟妹们作了询问、打听和求证,得知那里凤桐树的老房子早就坍毁了,后人们也都离乡背井,入镇进市发展了。这些毕竟也是一百多年前的陈年旧事了,何妨母亲的外婆家也不是当地的什么名门大户,就一普通农户人家……。但我还是特写此文,让老一辈的记忆,给下一辈留有一个印象,是否能有助于我们对传统家庭文化的了解、社会文明美德的传承,也是我的初衷。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3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3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冷艳2023-01-19 20:50:53

    建平老师讲述《听妈妈讲外婆家过年的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家庭和谐理念,和家的勤劳勤俭持家优良传统。家有長辈依身作則,后辈紧跟長辈齐心持家,在山村开展农各种农副特产生产,使整个家庭生活丰衣足食。到了过年大家庭人员众多一起忙忙碌碌,辞旧迊新,外婆家过年的年味特别浓厚,建平老师写《听妈妈讲去外婆家过年》的故事对现在我们传承中华民族家庭文明建设很有教育意义,获益匪浅,谢谢老师分享!祝建平老师兔年大吉!

    举报

    建平 十分谢谢冷艳老师的点评。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