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2年05月09号 10点 阅读 10335 评论0 点赞2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文|龚莹
隔离有期,关爱无限
梅陇各处隔离点暖心的“大白”们
用他们的真心真情筑牢防控一线
一幕幕暖心画面
在这个特殊的“家中”上演
“他们带来了亲人般的温暖”
“方舱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屏障,也是隔离人员临时的家。隔离的是病毒,但传递的是温暖。”区级方舱负责人吴坤为介绍道。目前,隔离工作专班由6名工作人员、43名特保组成,按照职责分为信息组、物资保障组、后勤保障组、医护组及维保组。
“除了负责隔离人员的饮食起居、健康监测外,我们还承担着消杀、垃圾处理等任务,每天结束工作都已凌晨。”吴坤为说。专班人员虽来自不同单位,但大家齐心协力,凭借着严谨负责的态度和细心贴心的服务,得到了隔离人员的肯定和感谢。
隔离人员刚转运至方舱时,心理压力都非常大。这个时候,特保领队张硕总会像朋友一样耐心劝导,安抚大家的情绪。“我们随时解答问题、满足需求。”张硕说,“通过建立有效的沟通,来安抚他们的负面情绪,尽可能地为他们送去一些关爱。”
医护组的组长刘旻是来自梅陇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医师,他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都耐心地解答。为基础病老人准备药物,为糖尿病人员调整饮食结构,为重点人群检测血压、血糖等……看似一件件的小事,却充满了爱心、细心和责任心。
“因为他们的照顾与关怀,我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我要为他们点赞!”真诚服务的“大白们”收到了多封感谢信,隔离人员的一声感谢、一句肯定,让大家的坚守和付出变得更加值得。从晨曦初露的清晨,到夜深人静的凌晨,“大白”们24小时不间断的守护,让这里充满了温情与爱意。
“他们是这次疫情的‘逆行者’”
“我们都是老年人,但非常幸运的是,隔离点工作人员一直力所能及地照顾我们,他们是这次疫情的‘逆行者’,为动态清零默默付出着。”这是72岁的隔离老人黄奶奶手写的一封感谢信,满满的都是真挚。
“我们所有工作人员都觉得暖心,虽然平日工作繁杂,但看到这封信后都觉得值得。”隔离点总负责人朱荣兴感叹道。这处隔离点为酒店改造,2名负责人及5名特保组成“大白”工作小组,守护着所有隔离人员。
黄奶奶转运到这里后,细心的特保领队朱志敏发觉老人眼含泪水、情绪低落,于是轻声询问。原来,黄奶奶的老伴上午于医院离世,自己和家人却无法赶过去,很是悲痛。朱志敏轻轻拍了拍老人的背,安慰道:“叔叔去了更好的地方,他一定希望您健康快乐地生活。您有困难就来找我,我一定帮忙。”于是每天朱志敏都会抽空去陪伴黄奶奶,时刻关心她的身体情况,老人也逐渐走出了悲痛。
不止是黄奶奶,这里每一位隔离人员都能感受到“大白”的暖心守护。因为隔离点没有电梯,遇到行动不便的人员,“大白”们会背着上下楼梯,安顿好隔离生活。待隔离结束,考虑到交通不便,也会贴心送回家中。每一餐暖心的饮食,每一场细致的消杀,每一次周到的服务,每一句轻声的嘱托,都是他们用行动传递着战“疫”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他们是每个人心目中的无名英雄”
居民张女士转运至隔离点后,她也感受到了来自“大白”们嘘寒问暖如家人般的关怀。
每天,张女士都能看到“大白”们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每一位隔离人员发放饭菜、水果、口罩等物资,多次打扫消杀后,还耐心地解决大家提出的各种问题。深受感动的她,写下了这样的感谢:“这里的‘大白’一直竭尽所能地帮助大家,我亲眼看到他们因劳累滴在眼睛上的汗水,他们是我们心目中的无名英雄。”
“群众的支持与理解最让人感动!”隔离点总负责人余志扬感慨道。这处隔离点搭建于空旷处,设有床位400张,由3名负责人及23名特保承担隔离点核酸检测、安全管理、环境消杀、餐食配送、垃圾清运等各项工作。这个由26人组成的“临时大家庭”通过日夜奋战,努力让隔离群众感到家的温暖。余志扬介绍道:“我们真诚服务、倾听诉求,尽可能地满足隔离人员的需求。”虽然日夜忙碌,但提起工作感受,他们依然满怀热情。
(隔离人员通过微信向工作人员表达感谢)
“大白”们的辛苦付出,群众也记在了心中,时常关心他们,表达了极大的理解和善意。正是因为这份双向温暖,让“大白”们奔波的脚步愈发坚定。始终用奉献与坚守,为隔离人员筑起安全防线。
加油上海!加油梅陇!
感谢每一位义无反顾
默默坚守的“守护者”
用真情守护生命
用温暖守护成为大家的暖心“大白”
信纸作者:梅陇夕阳红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