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修改发表于2021年12月21号 15点 阅读 10901 评论1 点赞24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12月21日冬至,早晨乘坐地铁10号线到一大会址·新天地站下,6号口出来,步行600多米就到了中共一大会址。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活动高峰时预约参观一票难求,现在网上预约余票充足。我提前两天订好的票,参观一大会址和纪念馆,顺便再到新天地走走看看。参观的人不多,没有团队,都是散客。走进重新开放的一大会址,老房子修旧如旧,原来的展品已经全部移入新建的纪念馆。一进门有毛泽东家风展,在毛泽东诞辰128周年前夕,观展缅怀这位世纪伟人很有意义。
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九千万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许多人为“打卡”而来:最多时一年有近147万参观人次的红色地标,修缮改造后的中共一大会址我也一定要来看看;许多人心怀崇敬而来:面向党旗,我要在初心始发地重温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许多人带着思考而来:迎来第一个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伟大创业究竟何以成功?
1921年,13名平均年龄28岁的中共一大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间内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由此改变。上海为何成为中国的红色发源地?一大为何选择了上海?在党史专家看来,一大会址的选择看似偶然,实为最佳选择。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工人阶级最集中的地方;第二,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地;第三,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党的创建过程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20年代初成立,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从此,这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中国大地深深扎下根来,团结带领中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开始了漫长的征程,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伟大力量。
相隔一个世纪,回首百年历程感慨万千。《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李大钊用过的打字机……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有12万件馆藏。这是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拍摄的1920年8月和9月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情景“说话”,用生动的故事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讲故事的人越来越多,讲故事的方式也越来越多。2020年,纪念馆讲解员变身主播,通过网络直播带着观众“云逛馆”;纪念馆与航空公司合作,把“镇馆之宝”《共产党宣言》的故事带上万米高空,在航班上为乘客讲述建党故事;“望志路106号”冰箱贴、“树德里”笔记本、放有“密函”的文创套盒……纪念馆文创团队开发“又红又潮”的产品,让红色历史传播拥有新载体。展示出第二个一百年伟大梦想,宏伟蓝图。
值得期待的还有更多。2020年11月17日起,中共一大会址及原展厅暂停对外开放实施修缮改造。建党百年之际,中共一大会址重开。清水墙、屋顶瓦片、门楣雕花等都修旧如旧原重新复原,百年石库门老建筑以新面貌迎来建党百年。紧邻会址,备受瞩目的中共一大纪念馆同步开放。新的基本陈列展厅建筑面积约3700平方米,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上海的革命实践,展出各类展品超1000件,其中实物展品600余件。
建成后的中共一大纪念馆,由中共一大会址、宣誓大厅、新建展馆等部分组成。其中新建展馆总建筑面积约9600平方米,包括基本陈列展厅、报告厅、观众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新老建筑横跨兴业路两侧,形成开放式、街区式博物馆。馆内展品珍贵,内容详实,看点很多。
中共一大会址旁,繁华时尚的新天地商区人来人往。红色历史就在这里,从未走远;红色基因已深入城市肌理,在“新天地”中焕发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
信纸作者:茹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