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小孩春节征文赛

忆闵行老街的年味

( 发表于2019年02月12号 16点 )

作者:江爱传承俞文达

上海西南一名镇,

踏步而来寻吾根。

社会变迁老街泯,

年味浓郁今难寻。

说起在老闵行过年,是不能不提闵行老街年味的。现在有人总感到过年的年味越来越淡了。可是想当年,闵行的年味也是很浓的,特别是在老街还没有被拆除的年代。由于老街的消失,闵行人回忆浓郁的年味,似乎少了一个回忆的对象,而多了一点遗憾。

老街是我们这一代老人的记忆。当你走在用青条石铺成的路面上时,让你感觉如同走进了古老的小镇。岁月悠悠,风来雨去,从我记事起,过年,就一直有逛老街的习俗。多年在外,老街若一缕轻烟缭绕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清楚地记得,临到过年,老街就会繁忙起来。从腊八开始,逛老街,办年货的人就日渐增多。于是,年味就开始慢慢地浓郁起来。

那年月,过年置办年货,闵行和附近乡镇的人,如荷港桥,北桥,吴泾等,特别是上海重型机器厂,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四家大工厂的职工,都会来闵行老街采购,所以老街在过年前夕最为繁忙。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置办年货,所以家家户户都会派人来老街购买猪肉,鸡鸭,鱼,新年衣服,对联,鞭炮,各种炒货……反正那几天,老街天天是人山人海。许多店铺前面架起木板,摆上酒类、片糖、年画,新年日历、鞭炮……肉店、布匹店、裁缝店也拥挤了不少的人,把窄窄的东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因为老街的老商店主要集中在东大街。有时街头巷尾有一家很是热闹,鞭炮响起,那定是主人家正在办婚礼,或者是敬神。

这时,你看那街景,只见熙熙攘攘的人流,若穿梭在江河里逆流而上迴流拥挤的鲫鱼。倘若有雪飘来,巷子深处,轻烟袅娜,各家各户开始在灶台上忙碌,缕缕肉香飘散街上,拓展着年味的深度和广度。酒馆面店茶室,三五几人,围着一个个八仙桌,温一壶米酒,炒一碟花生米,或蒸几块腊肉,或香肠,或者一碗麻辣豆腐,喝酒吃肉。屋外雪落,屋内酒香,于是年味就愈发浓烈了。

到除夕,你来到老街,这里已是一片过年的喜庆景像。在挡街入口处,几个大红灯笼已被高高地挂起来了,喜迎各方宾客。东大街两边,家家贴上了红色的对联,大小不同规格的灯笼,也时不时地闪现。这时这里,处处是喜庆的红色,处处是灯火闪烁,营造出了过年吉祥喜庆的氛围。看那些老街人家,家家户户在家中做年夜饭的半成品。有时候她们突然想起有一,二样东西忘了买了,就会派个家中不忙的人,再次来老街采购。

年后,老街上的店铺开始休业。因为各家各户在年关储备了许多年货,元宵节前已经很少再有人来老街采购了。各类店铺,一般要到正月十五前两天才会择日开张。他们张罗着过正月十五,于是兔子灯,鞭炮等商品就再一次在柜台上出售了。

今年过春节,我已是七十二岁的人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时间过得真快。如果按1991年我从大西北调回到父母身边,在闵行八中当语文老师算,这事转眼也过去28年了。似乎人到老年,就格外地怀旧。于是我凑空独自一人,来到了原来的渡口码头,我张望今非昔比的老街地区,感慨万千。我写了如下文字:

记忆是一壶老酒,

岁月如一头老牛,

让我回味年轻的时候,

青春时的无忧无愁。

如今过年时候,

一位老人,满怀乡愁,

来到江边,旧地重游。

我站在黄浦江边张望,

只见大桥,栋栋大厦高楼

却找不到老街的屋楼。

只见江水缓缓地流。

老街是一条记忆的河,

留不住岁月的脚步,

留不住我青春的喜与忧。

目光搜寻儿时的老屋,

它位于何处?

一切都在变化,

一切都难以挽留。

今非昔比,

时代大步往前走,

岁月逝去如江流。

江川网宣组 俞文达
2019.2.11.

评语

博文以诗开头又以诗句结尾相呼应,抒发了对老街过年场景的乡愁情怀。征文切合主题,文章稍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