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腊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一只铅桶的故事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2年11月26号 19点 阅读 10514 评论12 点赞6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一只铅桶的故事

 

 

 

       如今,上海人家很少有用铅桶的,偶见多是塑料桶,也有木桶。不论何种材质,其主要用途是盛水、拎水。以前,在公用给水站取水的上海人家几乎家家必备一只这样的桶,而且多是铅桶。

       自我家住进了煤卫设备独用的新公房后,铅桶再用不着了。当年,父母亲没有舍得把这只铅桶扔掉,而是放在床底下一藏就是20多年。当再次搬家时,父母亲已经过世,我又见到了这只铅桶。

       这只铅桶,让我想到了以前住在弄堂房子里与之有关的一些故事。

       那时,一条弄堂里有几百户人家都在一个公用给水站用水。我家住在公用给水站旁边,每天到了用水高峰时,便会看到许多铝桶在眼前晃动。有的是用铅桶往家里拎水,一次不够,来回要拎几次。有的则用木盆、铅桶在给水站一大片水门汀空地上,排着一字形队,有蹲着、坐着的,一边洗菜,或洗衣被,一边与熟识的人东聊西扯。聊的话题常是今朝菜几钿一斤,侬买点啥,烧点啥吃吃。也有讲东家长、西家短的。如果弄堂里有哪户人家昨晚夫妻吵相骂,或者邻里纠纷,或者打小人,在这里便成了津津乐道的话题。

       这个公用给水站在大弄堂口,大弄堂里有小弄堂,叫支弄。支弄里面弯弯曲曲还住着很多人家。从大马路进来的人都要经过给水站所在的大弄堂口。谁家的男青年带着女朋友每每走过此地,那些用铅桶正在洗衣洗菜的人便会齐刷刷地投去关注的目光。过后,便是一阵品头论足,窃窃私语。有说,这个女朋友很漂亮。有问,这件衬衫是什么料子的?有说,这双皮鞋佬灵格。有时说得来了劲,声音也响了起来,还未走远的那位女朋友听到有人议论,害羞地低下头,加快步子往前走去。

       供用给水站就像一个大作坊,十分忙碌、拥挤、嘈杂。除了上面说的,还有为铅桶吵相骂、打相打的。起初,给水站有专人看管,铅桶是用水筹取水的主要工具。铅桶大小不等,笼头放水多少又没有标准的计量器,全靠目测和“毛估估”,这样,常为放多放少引起冲突。后来不用人看了,每月按人头计算水费。有些拎水的人便把铅桶盛的满满的,可是水在桶里要晃的,有的人力气小,一桶水拎到家,晃掉不少,实在浪费。那些喜欢管“闲事”的老人,见此情景,未免要多说几句,结果又是引来一场口水之战。

 

 

       我记得,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大冷天去给水站在铅桶里淘米洗菜。水门汀上结着簿簿的一层冰,冷风嗖嗖地刮着,从后领钻进后背。双手伸进铅桶冰冷的水中直刺骨头。那时候的人,不论大人、小孩都会有“冻疮”。一双手是又红又肿,就是这样被冻坏的。

       铅桶到了大热天却有了讨人欢喜的地方。特别是男人,盛夏的傍晚,带块肥皂和一条毛巾,放桶冷水,从头顶上往下直冲,就算是一次十分爽快的淋浴。见此,老人们便说,就是再热的天也不能洗冷水浴,那会冻会身子的。用铅桶盛井水,然后放上一只西瓜冰一下,恐怕这是童年谁都向往的。经过井水浸过的西瓜,在六月里的大热天咬上一口,从嘴上舒服到心里。那时没有家用冰箱,这是自制冰镇西瓜的最好最土的方法。

       由于年代久远,对弄堂里来来去去用铅桶拎水的那些人印象已经模糊,而有一位与我同龄的女青年,至今在记忆中十分清晰。她住在大弄堂的小弄堂里的小弄堂里。住房简陋、屋内几无光亮。女青年的模样尚可,人很善良、温和、热情。她每天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到给水站来取水,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她一只手拎着铅桶,一只手还拎着一只水壶。这样,可比别人多拎一壶水。我们彼此认识,后来她被安排到里弄卫生站,成了一名“赤脚医生”。常穿梭在弄堂里,上门为人打针送药。再后来,她按政策被分配进工厂。事过境迁,老弄堂动迁,给水站也荡然无存了。从此,再也没有见到她的身影。四十年以后,一次中学同学聚会,我见到了一位老邻居,便关心地聊起了弄堂里那些熟悉的人。她,自然是我要问的人。一问,令我大惊失色,她已走了。我听罢,一时无言以对,甚是感叹“人生易尽朝露曦!”

       随着城市的旧改步伐加快,居民的住房条件愈来愈好。更多的人家住进了煤卫独用的新公房。家家户户独用水表水笼头。要用水,笼头一拧,水“哗哗”地流出来,哪还需要什么铅桶,自然与铅桶有关的故事已成为过去。

       我家的这只铅桶毕竟用不着了,我还是把它扔了。铅桶虽然扔了,但其中承载的那些事依然刻骨铭心。

 

    注:图片源自网络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大海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62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6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 刘金岁月我的博客2022-11-27 18:45:13

    住在大弄堂里的小弄堂里的小弄堂里,一只手拎着铅桶,一只手还拎着一只水壶的漂亮姑娘走了,红颜薄命,令人泪奔!

    举报

    石腊红 谢谢刘老师的关注和鼓励!红颜薄命,往事已矣。可叹人世间有多少悲欢离合。问好老师! 举报

  • 李智美娜2022-11-27 18:31:25

    给水站照片难能可贵。那时集聚在给水站,邻里之间关系融洽,更不用说兄弟姐妹一家亲。现在是老死不相往来呀。黄新留言。

    举报

    石腊红 谢谢黄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问好老师! 举报

  • 秋华2022-11-27 16:21:26

    佳作欣赏,谢谢老师介绍分享!

    举报

    石腊红 谢谢秋华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问好老师! 举报

  • 郑鼎文2022-11-27 11:14:42

    谢谢分享,祝君欢畅。

    举报

    石腊红 谢谢郑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问好老师! 举报

  • 杨克元2022-11-27 11:12:41

    铅桶,盛满记忆的流水,倾倒在博文的大锅中。刹那间,那一股岁月的甘泉,时代的醴酪让人回味无穷。

    举报

    石腊红 谢谢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铅桶,盛满记忆的流水,倾倒在博文的大锅中。”此乃妙句也!问好老师! 举报

  • 智明居士2022-11-27 10:57:29

    回首看,那些人,那些事,有苦涩、有温馨,也有遗憾。

    举报

    石腊红 谢谢智明居士老师的关注和鼓励!回首往事,诚如老师所言。问好老师! 举报

  • 霜木2022-11-27 07:52:20

    你用铅桶拎水,我用二只木桶挑水,挥不去的记忆,刻骨铭心的乡愁。看着那水笼头里流出的白花花清水,让人由衷感慨:昔非今比,换了人间!

    举报

    石腊红 谢谢霜木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 长欣2022-11-27 06:45:18

    大作勾起我童年的回忆:挑水老汉,靠给邻居送水维持生计:一根扁担、二只木桶.......问好老师:早上好!

    举报

    石腊红 谢谢长欣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 幸韵2022-11-27 06:17:36

    形象化的一幕幕,顿时浮现眼前。我12岁,三天两头和母亲抬水。是需要走两百多米的给水站,家里有一只大缸,我想司马光砸缸那个“缸”应该是这样。。。神话里的田螺姑娘(会帮助烧饭),也是从这样的缸里出来的。谢谢你分享精彩的往事!

    举报

    石腊红 谢谢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 童心2022-11-26 21:23:27

    一只铅桶引发思绪,讲了长长的一段故事,引人入胜,也勾起了儿时满满的回忆!

    举报

    石腊红 谢谢童心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 君子兰2022-11-26 20:55:34

    老弄堂,老物件,老邻居……记忆中那些过往在福生老师的文字间栩栩如生。

    举报

    石腊红 谢谢君子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 冷艳2022-11-26 20:30:24

    石腊红老师的讲述故事,对我很有启发,谢谢老师分享。老弄堂里给水站的故事与我小时候住在南市城里徐光启祠堂隔壁的弄堂很相似,,给水站在我们弄堂里,附近隔壁的其他弄堂里人也要来用水桶来拎水,小孩子10多岁的都要帮家里拎水,挑水,那是每家人家小孩多,大小孩要帮父母分担家务。给水站热天 最闹猛,就象福生老师所说的那样,男的赤膊洗澡,用一盆冷水从头冲到脚。70 年代左右,每家人家可以在上级自来水公司帮助下,门口可以装上水弄头了,给水改善了,但是有的还是几家人家合用,现在旧区动迁,居民居住条件彻底改善,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了。

    举报

    石腊红 谢谢冷艳老师的关注和鼓励!老年人回忆也是一种情趣。问好老师! 举报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