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斋(朱)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 “如意算盘”话如意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2年11月18号 11点 阅读 13069 评论0 点赞1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如意算盘”话如意

有一句成语“如意算盘”,意为单方面的愿望,净想好事,含有贬意。但将算盘与如意结合,做成一把“如意算盘”,却是一个绝妙的主意,笔者就藏有一把“如意算盘”。“如意算盘”红木制成,两端各有一朵灵芝,中间突起,制成九档算盘。这把“如意算盘”小巧玲珑,泛着红光,既实用,又堪赏玩。

“如意”,又称“握君”、 “搔杖”、“执友”或“谈柄”等。 它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据故宫博物院资料,如意的起源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不求人”、 “痒痒挠”、“搔杖”的搔背工具有关。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状,以示人背上生痒,而手不能至,以此搔之可矣,故称“如意”。之后顶端加工成灵芝、祥云状,乃成了“祥云一片不求人”。也有说是脱胎于被誉为“道家仙草”的灵芝。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意的形状有所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的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梁简文帝萧纲有诗:“腕动苕花玉,衫随如意风”,可见当时的玉如意也可随身佩带。到唐代,如意发展为柄身扁平,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柄首为三瓣卷云式造型。材质多样,有各色玉石、骨、犀角、象牙、陶瓷、竹、木、玉、铜、铁、金银等。到了明、清时期,它从实用品逐渐嬗变成一种艺术陈设品,供人们欣赏娱乐,祈福祝愿。如意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基本不变,而柄端由直状演变为小灵芝形、云朵形等多种形状。头尾两相呼应,主体呈流线型,柄微曲,造型更趋美观华丽。

“如意”最早发端于民间的搔痒工具,以后逐渐演变成生活中的吉祥之物,表示万事顺利,吉祥如意。它在汉族民间及宫廷中都有广泛的使用,比如亲人远行时,家人或友人会送上一柄如意,以示良好祝愿;在朝廷,每逢皇帝登基大典时,主管礼仪的大臣必敬献 “如意”,以祝政通人和,新政大吉;在皇帝会见外国使臣时,也要馈赠“如意”,以示缔结两国友好,和平相处。在帝后、嫔妃的寝室中,均要陈放“如意”,以颐神养性,兆示吉安;特别是在帝、后大婚,及至宫中万寿,中秋元旦时节,臣下均须敬献数量不少的“如意”,以寓意帝后平安吉祥,福星高照。民国时,“如意”风头不减,是当时的贵重礼品,富贵之家相互馈赠,祝愿彼此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在当代,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中央政府分别赠送港、澳地方政府两件如意,那更是如意发展史上的一桩佳话。

如意的经典样式有三种,天官式如意、灵芝式如意和三镶式如意。天官式如意就是直柄式如意,线条简单,式样质朴,但是高贵而威严。灵芝式如意顶端造型跟灵芝一样。三镶式如意就是将玉器、玛瑙、碧玺、珊瑚、象牙、翡翠等名贵宝石,分别镶嵌在如意的顶部、中间和尾端上,故称为三镶式如意。

就像如意的名称一样,如意一开始就进入了寻常百姓家,随着它的吉祥物性的突现,那一柄柄卷云形、灵芝形、心字形、团花形的如意,仿佛成了无香之花,不仅是一种精致的艺术品,而且能使居室增加几分神秘的仙气与些许祥和的意韵,于是更成了文人雅士的宠儿,达官贵人的宝物。唐代张祜名士《题画僧》诗:“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禅心入大乘。”可见其对如意的痴迷。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在过60大寿时,就曾收到过珍品如意近百件。当代中国人称“如意第一人”的刘文明先生收藏各种如意已多达4800多件,可称前无古人。上海世博会期间,由中国文物学会监制,有关部门曾向世人推出采用花丝镶嵌宫廷技法,以镶嵌和田美玉、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碧玺、珍珠等名贵宝石,制成巧夺天工的 “五福如意”,受到了海外来宾的欢迎,那更是当代重铸中华文玩的经典范例。

                        (刊于2022年11月17日《上海老年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5 收藏 0 已推荐到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5人点赞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