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陇夕阳红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站在一号桥旁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20年01月14号 13点 阅读 10073 评论2 点赞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站在一号桥旁

(姚月明)

 

 

    漕宝路沪闵路交界处有一座桥,这就是一号桥。

    一号桥是座很普通的水泥桥,长度二三十米,跨龙华港。它是沪闵路的起始,向南一直通到马桥。后来市政建设开辟了沪阅路,从一号桥开始,而原先往南的那条窄路依然存在,并与新路隔距离并行,只是在称呼上加了个“老”字,这就是“老沪闵路”。现在,老沪闵路因为被不断出现的新路切割,几十年的变迁,有的地方属于闵行区,有的地方属于徐汇区,像一个疮劲的老人,百变依然活得泰然。

    作为沪闵路和老沪闵路的起始段,见证了上海市南郊公路建设的变化对于我来说,它很像一个比赛跑的发令枪,只是无声,我似乎看到枪口冒出的白烟,有一种急迫感。时间快得不可理喻,在我因为怀旧而来到一号桥时,竟然感觉自己还是当年的少女,那个站在现在这个老年人站的同一个位置。

    我在上海小学就读时,第一次来一号桥是父母带着我来买花布,说要给我做件花衬衫。当时沿龙华港北岸是条小街,一溜的商店,门面不大,但很热闹。在父母挑花布时,我在店里东看西望,不小心把店里的一只热水瓶撞翻跌了,结果爸爸把买布的钱赔给了店里,临走爸爸还敲打那个热水瓶铁壳,看能不能再用,那时候热水瓶铁壳、竹壳都可以配到胆,只是那个热水瓶壳砸得变了形,最后爸爸只好作罢。往回走经过一号桥,我连看风景的兴致都没有,花衬衫落了空,我沮丧了好几天。

    后来上海宣传一个小学女生,她的英雄事迹是救落水儿童牺牲了自己。听老师说,她就住在一号桥下面,为此我在放学后特地站在桥头往下看,看到右侧有几间平房,有的人家还放着洗刷过的马桶。这位少女到底住在哪一个门里?

    看着通往河里的一格格台阶,我想象这位懂事的少女端着盆子下去洗米洗菜甚至洗衣,不知为什么,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她舍身救落水儿童,而是她睡觉时伸展两臂,给弟弟妹妹当枕头,手麻了也不敢动一下。现在想来,她的家境也是不佳,连枕头都缺乏,比我丢掉一件新花村衫还值得同情。

    六十年代初,我家租住在一个名叫费家塘的村庄里。村里有个当交警的,身材高大挺拔,下蓝上白的制服很是好看。他是抱养来的,但对养母比亲母都亲,大家都夸他是个孝子,他家的客厅里挂着醒目的工作奖状。他是家里人的骄傲,也是村里人的依靠,一旦村民们发生了矛盾,都会拉他来做评判,他的话很有权威性,他就在漕河泾上班,村里人进市区,车一上一号桥,就开始把头往玻璃窗那里凑,每个人都向他行法目礼,他却不知道,精神全集中在眼睛里,热辣辣地盯着车辆。

    他的手臂像机器人,笔直的举起放下,只有下班回家,他的脸上才露出随和的笑容。可在我眼里,警察的还是异于常人、总是带着一种威风。有一天,他正指挥着,一辆违规的卡车撞倒了警察亭,将毫无准备的警察压死了。他的死打破了我心中的童话,警察也是常人,血肉之躯一样经不起碰撞。从此再经过一号桥,我们的心都禁不住黯淡。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一群年轻人在一号桥打群架,某甲捅伤了某乙,大家忙把某乙送到边上的医院,结果碰到个庸医,消毒后就把伤口包扎上了,里面应该缝合的伤口根本没有处理,某乙连院都没住,几天后感染身亡,某甲闻言仓促出逃,公安局贴出公告,某甲成为上海第一个被通缉的逃犯。

    世事浮沉,所有的回忆都带着历史的印迹,也带着老年人特有反省和宽容。我摸了摸一号桥的桥身,心里说,谢谢你依然存在。我要从这里开始,往南走,重走一座座桥,而你,是我的第一步,我要走回我的少年,青年以及壮年。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8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8人点赞

本文作者

梅陇夕阳红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