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勤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我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9年09月12号 11点 阅读 10366 评论30 点赞50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我们夫妻俩都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退休了,生活有钱有时间,总想去看看,当年我们曾经度过青春年华的第二故乡。

      我是68年底去的苏北大丰农场,那时还是属于劳改局管辖之内,后来随着大批知青的到来,改为海丰农场,直属上海农场管理局。我去的十年里,基本都是干农活,种一季水稻,冬天开河搞水利或割茅草当柴烧。我们自己种菜养猪,搬运砖瓦建宿舍,总之都是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

      前几年我们知青朋友们联系上了,一起到第二故乡去看看,寻找留存在记忆里的东西。可是比较失望,找不到我们大队居住点了,都成了一大片的水稻田。宽阔的西大河还在,可找不到那条小路和停船挑水的码头。

      想当年每年开春,我们就要下地做秧田,上裹棉袄下赤脚,常有蚂蟥叮你脚。春插秧秋割稻,趴在田埂上直不起腰,夏天顶着烈日喷药水拔草,深秋打谷场上半夜还在忙。现在大田里看不到人在劳作,都是机械化操作,代替了几万人的辛勤劳动,效率成倍提高。记得那时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口号,觉得很遥远,眼前却是现实了!我们参观了农场的粮食加工厂,高高大大的储量仓,高高大大的厂房,晶莹洁白的米粒源源不断地从机器出口处泻下,一袋袋优质大米袋堆得像小山那么高,海丰农场已成为大上海的粮仓。

      那时的农场只是安置知识青年的地方,解决大家就业和生活的温饱问题,让我们体会到农民艰苦的劳动,“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境,大概我们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体验的最后一代,自祖国搭上了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我们见证了伟大时代的变迁,享受到物质丰富的生活,非常欣慰!

 

 

     我爱人是69年去的东北大兴安岭,当了林场的伐木工人,去离上海这么远的地方,只是为了那每月四十多元的高工资。为了了却对第二故乡思念情结,我俩进行了一次东北自由行。换乘两次列车,经三十多小时到达目的地,几十年前的模样浮现在眼前:简陋的路边车站,只是扩大结实了些,通往林场的小道,只是宽了些成了石子路,家属宿舍还是老样子,有烟囱的木板房,院子里堆满了木柴。

     我们转了几个弯,凭着印象找到当年的贮木场,诺大的平坡上空空荡荡的,长满了各式植物。那个时候可是一派十分繁忙的景象,从山上运下来的树,在这里用电锯截成各种规格的圆木,再搬运到汽车平板车上,最终用火车运出大山。小伙子们六个或八个人喊着号子齐步抬着圆木走,有的推平板车在轨道上运木材,女生用电锯砍掉树的枝丫,冰天雪地里干得浑身冒汗,要么手脚冷得生痛。那时候劳动保护差,有的知青被压断了腿,伤了腰,留下终生的疾患。

     木材可是国家建设、民生需求的重要物资,而绵延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兴安岭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那时的林场可为国家作出不小的贡献,知青们能沾点光的是,做一个结实的大木箱,让火车托运到上海,很让人羡慕的。

     如今这个曾经辉煌的行业没落了,伐木禁止了,工作任务完全相反了,职工们的职责就是巡山,防止偷伐偷盗,防止森林火灾。过去粗放的生产方式,靠消耗自然资源发展经济,如今科技的进步,思想观念转变,保护好青山绿水,就是保持经济长久发展的金山银山!买家具凭票供应早已成为历史,各式家具家装应有尽有,凭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

 

 

      我们都是与祖国一起成长的同龄人,和她一起经历了曲折苦难,奋发图强飞速发展的过程,尝苦更觉甜,受难愈感福。上山下乡曾到过祖国的天南地北,如今再回去看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七十岁生日之际,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信纸作者:毛毛1943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50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50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