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思源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海丰往事记略(章回故事之二十)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9月12号 09点 阅读 10192 评论4 点赞1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第二十回:

看露天电影趋之若鹜

学经典台词熟能生巧

 

    看电影是最受农场知青欢迎的事情,在农场文娱生活比较单调的条件下,能看上一场电影给知青带来的惊喜是难以形容的。记忆中好像在去农场的当年还没有这个待遇,到了第二年开始,露天电影渐渐进入了知青的视野,但放映的机会很有限,电影的内容也仅仅局限于京剧样板戏和《南征北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英雄儿女》、《东方红》、《渡江侦察记》等少量的片子。

    后来安丰分场成立了自己的电影放映组,并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思想禁锢减少了,电影的内容也趋于多样化,像《红楼梦》、《阿诗玛》等原来被划入“封资修”的影片都解禁了,还有一些译制片如苏联的《列宁在十月》、朝鲜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越南的《森林之火》、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罗马尼亚的《第八个是铜像》等。

    露天电影场地的要求太简单了,只要有一片宽敞的空地就行。一面幕布、一个放映员、一束光,自备座位的人群,几乎构成了露天影院的全部要素。泥地里插上两根竹竿,在竹竿的顶部系上一块白色幕布,再定好相应的位置,摆上机器调试好,等到天色暗了就可以开始放映。换片的“中场”,会有人影或大脑袋映在幕布上,幕布白光闪着321,像倒计时一样,电影又开始了。

    每当传来有放电影的消息,那天地里的活会很快地完成,大家早早地吃完饭洗涤完,把平时没机会穿的好衣服从箱子底下翻出来,个个打扮得神气活现,整个大队就像过节一样。在其他大队或分场有朋友的知青赶紧把放电影的消息散布出去,邀约他们前来一同观赏。知青们同样都是抱着饥渴的心情,有电影看无不趋之若鹜,有时候通知一、二个,来的是十几个、几十个。

    放映前,人们争相打听着今天晚上究竟放什么电影,消息灵通人士探听到了电影的片名还故意卖关子,露出一副得意的神态。头子活络的,早就察看好地形,抢占了有利位置。寝室里有椅子、小板凳的统统搬出来,没有的找几块砖头做上记号。人们从四面八方陆陆续续赶来,不一会就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再后来者挤不进去,脸被人挡着,急得踮起脚来看,又时不时传来你踩了我的脚、他抢了他的位的争吵声。

    六大队放露天电影一般是安排在两排楼房之间的空地上,那时最舒坦的是在二楼看电影,几个知青坐在二楼的过道上和窗户里往下看,泡上一壶茶,摆上一些零食,其悠闲享乐的样子,引得别人羡慕不已,俨然成了贵宾专用的包厢。

    总之,电影放映前是一派杂乱无章、沸反盈天的景象。但电影一放映,所有的人都屏息静气、鸦雀无声了。大家瞪着大眼看着银幕,随电影情节画面不断变化,或是神情紧张,或是开怀大笑,或是潸然泪下。在那个年代,看电影就似一顿精神大餐,使人情难割舍。

    露天电影一次放两部,基本上从晚上八点前后开始,到十一点多才结束。这个队放映过后,转场到其他队接着放映,同样的两部影片一个轮转下来最起码半个月。但大多数知青看一遍是不过瘾的,今天刚看过的电影,明后天别的队里再放,照样赶过去观看,包括在总场部、上海农场放,走上一二个小时无所谓,有的知青同一部电影看了至少五六遍还意犹未尽。

    为了看电影,知青们无所畏惧。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看电影的人依然不会减少,在凛冽的寒风下,冻得一边搓手一边跺脚,也要坚持把一场电影看完。冬天如此,夏天更不必说了,不怕热,不怕人挤人,不怕被蚊子叮的满身疙瘩。只要有电影看,谁还在乎那么多呢?有一次,六大队一批知青到较远的大队里看一部《卖花姑娘》的故事片,电影放到一半,天空下起了雨,放映人员在观众要求下,撑着雨伞继续冒雨放映,等电影结束,观看的知青全是落汤鸡,有的还因此受到雨淋而感冒发烧。

    电影中的一些经典台词也经常被知青们在生活中活学活用。遇到男女之间有点感觉,旁人就会鼓励男生说“阿米尔,冲!”(影片《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台词);当有人生活中发生困难,旁人就会安慰他“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中的台词);几个人约好碰面的,迟到的人就会说“林妹妹,我来迟了”(影片《红楼梦》中的台词),给自己下个台阶;某人在争论中强词夺理,旁人会调侃说“墨索里尼,总是有理,现在有理,永远有理”(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中的台词);工作中遇到些麻烦,有人乱了阵脚,旁人会说“慌什么?一个小小的李向阳就把你们吓成这个样子”(影片《平原游击队》中的台词);打牌或下棋输了,有人会自嘲“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了”(影片《南征北战》中的台词)。

    看电影留下最大的遗产是,六大队有两位男知青因为电影的关系,从此改变了身份。先是看了电影《难忘的战斗》,其中有一个混进革命队伍的敌特分子叫“刘副区长”,表演者有一个招牌动作—斜背的驳壳枪整天在屁股后晃荡,给人深刻的印象。队里有位知青当时经常到四岔河买酒喝,出行时习惯斜背着挎包,从后影看上去,走路的姿态和挎包晃荡的样子与电影中的“刘副区长”很相似,有人就随口叫了一声“刘副区长”。从此,他就出名了,摇身一变成了“刘副区长”。还有一次,几个知青聚餐,其中有一人外出办事,差不多到吃饭了,有人就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想不到他正巧走到门口,听说有人惦记他,马上接口大声说“我胡汉三回来了”。电影《闪闪的红星》人人皆知,猛然间冒出个胡汉三来,一下子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没过多久,“胡汉三”的名头就在那位知青身上坐实了。

    当年不经意中取的绰号,一直叫了四十多年。至今人们见面,仍然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区长”和“老胡”,大多人连他们的真实姓名早已淡忘,而他们自己也从不介意,坦然接受。其情自然而然,没有刻意的贬低嘲讽,没有丝毫的娇揉造作。如果你硬要扭过来,反而显得不近人情了。这种曾经同甘共苦的农友情结,是其他人所不能理解和难以体会的。

    这正是:刘副区长名气大,胡汉三也不简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2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2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