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霞圃 的个人主页 注册

【原创】敬业敏锐的著名记者:浦熙修(上)

导语:

修改
字体调整: | |

发表于2018年08月04号 16点 阅读 10144 评论0 点赞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敬业敏锐的著名记者:浦熙修

上世纪三十年代浦家在北京的家庭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浦洁修、浦友梧、浦熙修、浦通修、浦安修。

浦熙修(1910-1970),生于嘉定镇,是浦氏三姐妹中的老二,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中国文学系,著名记者。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任重庆、南京《新民报》记者,采访部主任。解放初任《文汇报》编委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1956年10月任副总编辑兼驻北京办事处主任。1959年12月,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编辑《文史资料选辑》。1949年为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代表,历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民盟第二、三届中央候补委员和北京市委常委兼副秘书长。

日前,浦熙修的女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退休高级工程师袁冬林作客嘉定,与嘉定地方史专家陶继明一起,回忆并讲述了浦熙修不平凡的一生。笔者据此次“口述历史”内容,以及《忆浦熙修》《浦熙修记者生涯寻踪》《浦熙修——此生苍茫无限》等书章节,综合整理成此文。

出生嘉定,长在北京

1910年,浦熙修出生于嘉定汇龙潭畔的浦家老宅。因父亲浦增禧在北洋政府交通部工作,1917年,母亲带两个女儿一起迁居北平。

到北京后,浦熙修在北师大的附小、附中读书。读完初一后,聪明的浦熙修跳级读了初三。由于数学好,升入高中后,她在理科班读书。然而,父亲重男轻女,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无用,再加上父亲收入不高,浦熙修在跟家里要学杂费的时候,很多次听到父母为此争吵。读完高一,为了不让父母再为学费争吵,倔强的浦熙修选择了辍学。

但是,看到姐姐浦洁修还在读书,她又觉得自己不能不上学。出于兴趣所好,浦熙修报考了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美术。期间,她得知北师大附小缺代课老师,就去母校补缺。17岁的她,以“教书为主、画画为辅”,实现了经济独立,为一直支持她读书的母亲争了口气。这也坚定了她“妇女要解放,必须经济独立”的想法。

1929年夏,她拿着京华美专的毕业文凭报考了免学费的北师大中国文学系,居然考上了。当时母亲刚去世,父亲到了南京工作,妹妹浦安修、弟弟浦通修尚年幼,自1932年姐姐去了德国留学,浦熙修负起抚养弟妹的重担,只能以半工半读的方式完成学业。期间,除了教小学,她又兼教北师大附中的课程,教过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不仅如此,她还会弹琴,毛笔字也写得好,连一向重男轻女的父亲也认为浦熙修是孩子中最聪慧的。解放后,父亲曾在北京王府井地摊上发现并买回浦熙修于1928年画的一幅扇面,如今这幅扇面由她的女儿袁冬林保存。多年前,袁冬林将它拿给书画家黄苗子先生看,他评价:“浦熙修的毛笔字和画真的很不错!”

浦熙修在北师大学习期间,经人介绍与毕业于中法大学的袁子英相识并结为夫妻。大学毕业后,在北平的中学教书。先后生下一女一儿。1936年春到南京,当年秋冬之交进《新民报》,做过发行和广告工作。1937年4月29日,记者们都被派出执行各自的采访任务了,报社派浦熙修临时“救场”采访新闻,采写的《流徽亭畔一盛会——女子学术研究会周年大会别记》一文登在5月2日报刊上,“文笔流畅洗练,吸引了读者,博得同行的赞许。”随即被调到采访部当记者,也是《新民报》的第一位女记者,从此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记者生涯。

“披坚执锐,短兵相接”的新闻战士

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南京政府迁到重庆。报社迁到重庆后,于1938年1月复刊,浦熙修经过两年的逃难,于1939年春才回到报社工作,担任采访主任。

在重庆,浦熙修先后结识了地下党员黄薇、彭子冈,并结伴采访,和共产党接触的机会就多了。不久,她就成了八路军办事处和周公馆的常客,熟识了中共在重庆的领导人,并建立了互相信赖的友好感情。她时常把周恩来对于形势的分析带回报馆叙说。她还与《新华日报》的记者紧密配合,有时把《新华日报》不便发表的消息,放在《新民报》发表。因妹妹浦安修与彭德怀结婚,周恩来、邓颖超就称浦熙修是“我们的亲戚”,八路军办事处和《新华日报》的同志都亲切地叫她“浦二姐”。女儿袁冬林在家里还接到过自称“大胡子伯伯”的周恩来打来找浦熙修的电话。

在重庆时,“浦熙修的家”成了当时新闻界有名的沙龙,她的家里经常高朋满座,人来人往,不分白天黑夜地评论时事、交流新闻。

浦熙修勇敢正直,新闻敏锐性强,敢于写针砭时弊的新闻,常有独家新闻报道。也因为她写的新闻报道常常抨击国民党的腐败黑暗,所以又被称为“闯祸记者”。她撰写的《孔大小姐飞美结婚》和《女公务员为米请愿,孔副院长予以拒绝》两篇报道,同时刊登于1943年3月3日的《新民报》,惹恼了当局,报社最后刊出“更正”报道,才避免被封。除此之外,她参加政府召开的记者招待会,在会上追根问底,常常使那些达官要人为之张口结舌。“这是我难以想象的,因为母亲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十分温柔的,她从不发火,更不会打骂我们。”女儿袁冬林说。

浦熙修曾说:“记者的职业应当是神圣的,我们不愿受漠视,同时也不愿意受贿赂。我们对事对人都要寻根究底地探听,我们亦愿忠厚老实地报告。认定自己的目标,发挥自己的能力,使社会明真相、辨是非,而保持正义、公道,这就算我们尽了几分天职。”

1944年,经史良、罗隆基介绍,浦熙修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另一件大事,就是毛泽东应邀到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自延安飞抵重庆,浦熙修参加迎接、采访和欢送。写有文章《毛泽东为团结而来》《毛泽东辞别重庆》等特写,向国统区人民介绍了毛泽东的风采。

重庆谈判之后,召开了各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20日至31日,史称旧政协)。浦熙修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关系着中国命运和前途的大事,在开会前的一个多月就开始逐一采访这38位代表。每天一篇地连续发表在重庆《新民报》晚刊头版上。中国当时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如孙科、陈立夫、王世杰、邵力子、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傅斯年等,对时局的看法和对中国前途的主张,及他们的音容举止,被浦熙修真实地刻画出来。她还根据不同角色人物,含蓄地表示了自己的态度。期间,采写的消息及专访达十万字之多,为历史留下了宝贵痕迹,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少有的华彩篇章。

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近万人在较场口广场举行大会,庆祝政治协商会议取得成功,国民党特务在会场捣乱,将大会主席团成员李公朴、施复亮、郭沫若及群众六十余人打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较场口事件”。浦熙修和同仁在《新民报》用整版篇幅报道了特务捣毁会场、打人的经过,与中央社统发稿形成鲜明对比。她还与《新华日报》记者共同组织起草了致中央社、有42人签名的两封公开信,并设法登在报纸的广告栏上,揭露了国民党制造谎言、混淆视听的真相,在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加言,原发于嘉定报

(注:您的设备不支持flash)

声明:以上内容仅用户个人行为,不代表本站(老小孩社区)观点,如有侵权或其他行为用户自己承担相关责任与本站无关。【举报文章】
点赞1 收藏 0 推送到圈子 分享
微信扫二维码分享

等1人点赞

本文作者

加好友
评论字体大小调节: | |

精选留言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

登录立即注册

    暂时没有留言

请选择你想添加的收藏夹

新建收藏夹

收藏夹名称

©2017 老小孩网站版权所有 | 沪ICP备08012383号    举报电话:021-64323922
×
×